心手相传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志愿者新闻

心手相传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

作者 : admin 发表时间 : 2014-11-19 浏览 : 39
志愿者是城市文明的标志也是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在一次次帮扶的心手传递当中,温暖了他人也提升了自己。志愿服务是一股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正是因为社会当中有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才使得我国的志愿服务像常青的松柏盛开四季。而如何让这样的志愿服务持久和稳定的发挥其蕴藏的潜力,需要用制度化的管理来实现常态化的服务。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上也强调:“坚持把志愿服务与创新社会治理结合起来,与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无数志愿者的爱心行动中得以传递,更多的人愿意加入到志愿者服务的队伍中,回馈曾经的帮助同时继续传递温暖。服务队伍的壮大是值得欣慰的事情,但同时如何让这支队伍高效化、组织化、自觉化的融入到社会服务当中,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尝试。

晋城市近年来的志愿服务也在不断地进行有益的尝试,不断地增加服务项目,创新队伍管理,提高了人们的思想觉悟;推动了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志愿服务的形式上,除了对空巢老人和失学儿童这类长期需要关爱的人群提供帮助外,还开始加强对那些流动的普通劳动者或是务工人员提供关爱。扩大志愿服务的宣传和推广,像爱心送考、文明交通、学雷锋志愿活动、三关爱志愿服务等,志愿服务只有面向更多的群体,才能真正实现其友爱和互助的精神实质。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志愿服务进入社区,不论是生活还是出行,志愿者的帮助都能够及时有效的融入更广泛的群体。晋城市还加强了对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者的培训,这样志愿服务得以从一个稳定的生活群体去帮助和影响更多的人。逐渐增多的志愿队伍也可以看出志愿服务的细致化和制度化,党员志愿队伍,青年志愿队伍,老年志愿队伍,环保志愿队伍,法律支援志愿队伍,从以前零散的队伍到现在专业化队伍的形成,让志愿服务不再是几个人的努力,而转化成为城市的信誉名片。

当然,对于志愿服务的深刻认识、志愿服务如何实现长久化等问题仍然影响着志愿服务的常态化运行。长期以来,我们注重对于志愿服务活动本身的宣传和推广却忽略了对参与者的宣传教育,人们对于志愿服务的认识也常常是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认知上,认为志愿服务就是一次身体力行的救助活动而已,志愿服务的真正理念无从认知。因此,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思想的传递能够让行动直指人心。其次,还应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力度。虽然志愿服务不拒绝任何人的参与,但是,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很多志愿服务队伍的人员流动性很大,缺乏稳定性,并非人们不愿参与而是有些活动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一些志愿者由于自身原因爱莫能助。建立长效的奖励激励机制也非常必要,排斥那些功利性的一次性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当中,参与性的志愿者很多,而激励机制的建立能够让这些志愿者真正体会坚守的荣誉和感动。同时,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网络化的管理必不可少。不论是团队的成立、资金的筹集、志愿者档案的建立、活动的推广、理念的宣传、志愿者的招募都可以借助网络化的管理来实现。

暖人、暖心,如今志愿服务也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从零散走向高效。城市精神文明面貌的改观,制度化管理的实现,会让身边的好人越来越多。